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2024年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会议并讲话。2024年5月13日,我院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召开座谈会,就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进行研讨,并就今后工作进行研究。校党委副书记陶静教授、校党委宣传部丁志山部长、校团委狄英杰书记、校教务处王鹤副处长参加了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陶静就如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作了具体部署。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陈惠珍: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的建设成就,为接续做好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让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结合我校我院具体实际,我们要持之以恒以“1个抓手、2个共同体、学好2本书”的工作思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及思政课建设。1个抓手,就是以制度执行为抓手,全方位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造2个共同体,就是打造思政教育共同体与师生共同体。学好2本书,就是思政课的“有字之书”与身边思政元素的“无字之书”。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建设的殷殷嘱托,以“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感,不断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水平,尽心竭力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鸿儒: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使我们思政课教师既感到激动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肩上沉甸甸的重大使命与责任。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把这一重大使命与责任概括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面对这一重大使命与责任,我们要有一个引领性的素养、一份精益求精的精神与一份专业素养。一个引领性的素养,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一份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要求,坚持政治性,注重学理性,发挥创造性,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一份专业素养,就是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作为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座右铭,自觉做到修身修为。面对重大使命与责任,我们要不断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应有的贡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林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备受鼓舞,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重任在肩。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执行。当前,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已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我们要在思政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新征程中继续站好三尺讲台,用“六个要”指引思政课教师成长修炼,用“八个相统一”指导思政课教学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课“走新”“走心”,让学生爱听、听懂、学会,促进学生萌生一心向党的情感共鸣和情感需要,坚定学生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政治抉择,引导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好准备,使中国大地持续不断涌现更多的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陈丽晶:
我们需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将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落地。为此,德法教研室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课程内容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展开的基本遵循,不仅要讲好现有最新版教材的内容体系,更要把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二是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创新,要善用故事叙事式教学模式,提升理论的亲和度,同时善用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提升课程的体验度。新时代新征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吕珺: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中谈到的多个“新”字,映射出思政课教师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实践空间和奋斗逻辑。要实现思政课新气象新作为,必须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说透新时代的“理”即“真理”,讲明新时代的“事”即“真事”,不断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要实现思政课新气象新作为,必须对接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教师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主动扛起教育使命和教育责任,在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上科学发力,主动担当。要实现思政课新气象新作为,必须用中华文化培养时代新人。除了要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留下的理论实践富矿,也要根植中医药文化的精神沃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以一种文化自信的心态、状态和教态,理直气壮地讲好每一节思政课,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教师郑志锋:
在重要指示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而言,其开设目的是为了使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该课程也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集中贯穿的重要课程。不同章节内容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案例和适用方法。该课程的任课教师要努力使教学案例的编排与适用符合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融入。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封泉明:
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核心在于深化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案例增强理论的实践性。运用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和多媒体工具,提高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注重课程针对性,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利用故事化教学提升课程吸引力。此外,鼓励学生批判性思维,建立教学反馈和改进机制,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刘宏:
此次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以“力量根基”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在思政课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再次明确了文化赋能思政课建设的鲜明导向。我们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思政课底蕴,以革命文化培育思政课红色底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思政课活力。我们将从教学内容的建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载体的优化三个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讲好中国故事,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培养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自觉地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教师陈思敏: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强调了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强调了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提出了有关努力培育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强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在这一重要指示的引领下,新时代新征程思政课建设当承上启下,开拓奋进。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再次深切感受到党对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建设的优良传统,振奋人心,备受鼓舞。同时,也再次深切地感受到使命重大,责任重大。我将时刻保持“学习好”“研究好”“阐释好”“传承好”“传播好”“发展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精髓及其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成果的“充足劲头”,以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以身示范,与新时代中国青年同成长、共进步;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探索,为具备“六个要”的品质和塑造“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而不懈追求。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张忠: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让我们思政课教师深受鼓舞,要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要精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核心要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立足伟大实践讲好新时代故事,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强化《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深化与其他思政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贯通。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练就专业本领上下大功夫,乐教善教,潜心育人,在理论联系实际中育德育智,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