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赴宁德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4-30

2024年4月27日-4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0级中医学(“5+3”一体化)140多位学生赴宁德市赤溪村、柏洋村和坦洋村开展“追寻领袖足迹,探访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

在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师生参观了赤溪村展示厅,聆听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讲述赤溪村摆脱贫困的艰辛历程,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与赤溪村村民们的连线对话,感受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同学们认为,从赤溪看中国的减贫智慧,根本是因为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有中国共产党“以百姓心为心”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有立足实际、与时俱进的脱贫方略,还有千千万万奋战一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福鼎柏洋村,师生们参观了柏洋促进共同富裕主题展。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柏洋蝶变深刻地印证了一个道理: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因地制宜求发展,脚踏实地壮大集体经济,哪怕是曾经偏僻与贫困的小村庄,也能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排头雁。


在宁德福安坦洋,师生们参观了坦洋村乡村振兴主题馆和坦洋茶场功夫茶制作工艺。


通过社会实践追寻习近平同志在闽的足迹,使同学们深入感受伟大思想萌发孕育的发展过程,深刻感悟其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进一步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学院办公室)